前 言
在介紹沁源希望班前,請讓我先介紹沁源慈善基金會之組織、架構、宗旨和為何會把希望班落藉於中國少數民族地區,特別是落藉於國境線上邊陲地。
沁源慈善基金會成立于二零一七年,是一個非政治、非宗教、非牟利之助學團體。已取得香港稅務局稅務豁免,成為認可的慈善機構。她所籌募得來之善款百分之一百用于助學,决不挪用一分一毛作其他用途、包括行政經費。
沁源慈善基金會是由一群有志改善中國偏遠山區、特別是邊陲地區之少數民族地區貧窮孩子教育所組成,他們之成員在過去十多、二十年之漫長歲月裡走訪、視察了中國不少貧困地,爲貧困孩子們做了不少助學事。遠至河南之桐柏山區、湖南全省各縣市、黃土高原之陝、甘、寧地區、四川西北荒凉地、西藏、雲貴高原和延綿數百公里之烏蒙山區皆留下他們不少足印。他們幫助那些最貧困、最落後之地區重建了數以百計之希望小學、中學,亦資助不少貧窮孩子重返校園,更有不少孩子在他們協助下完成了大學夢。他們為孩子們流了不少血和汗,正是沒有功勞亦有苦勞之一群志願者。
亦由於各組織者經歷了中國如此廣闊、貧困地,見過不少少數民族,就在二零一七年當不少助學團體感到中國已富起來,慢慢離開偏遠山區時,我們這群志願者反而感到在過去二十多年不少助學團體缺少對少數民族之關懷、資助,特別是邊陲地區之孩子,這群志願者决定組成另一助學團體來資助貧窮而好學之少數民族孩子,讓他們完成讀書夢、大學夢。這就是沁源慈善基金會誕生之原因。
但是,亦如上述,在介紹希望班前如果不把中國教育背景,邊陲地區少數民族之困難講講,就難以解釋爲何要專注、幫助邊陲地區少數民族之貧窮孩子讀書事,難以為何把希望班落戶於偏遠山區,更難以向有意捐資之慈善、助學團體推薦、募捐去完成希望班之願望。
解釋這幀圖片可以讓有心人明白偏遠地區貧窮孩子讀書難之苦:
在二零一七年八月,我們沁源慈善基金會組織成員之一,家訪一申請資助入讀大學之學生,該成員要到她家之路先是乘車至鄉村公路之分支路口,再行近四小時這樣泥濘、爛地路才到她家。她家居于大山深處之一村組,所謂村組只有三戶人家,而這三戶人家除了該申請資助入讀大學女孩家外,其餘兩戶皆是她之叔叔、嬸嬸們居住,由此可以領會何謂山區孩子讀書難和孩子們爲何希望走出大山之願望。
中國教育制度
雖說中國有五千多年文明史,曾自豪地說我們是一個文明古國,亦自稱文化源遠流長,世上無雙。
但在上世紀五十年代前,中國識字、有文化之人雖不致恒河沙數,但無可否認文盲充斥整個農村大地和城市低下層,特別是再經日本侵華之漫長十四年和三年多之解放戰爭歲月,人民更無識字讀書之機。
直到一九四九年,中國由戰亂中慢慢走出來,人民才有一個較爲安定環境生活,讀書識字就無可避免地提到議事日程。因而在上世紀五十年代中國就有大規模掃盲運動,人民要求讀書、識字、做有文化之人就成爲最低要求。
但是,隨著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人口膨脹,大量適齡兒童須要入學,而原有學校數量嚴重不足和大部分殘破不堪,就算鄉村連祠堂、廟宇皆用仍不敷所需。再加當年中央政府財政困難,缺乏資源建設新校,因而在八十年代後期政府號召民間籌集資金建設新校舍,這口號就是—-希望工程。
自政府提出民間集資興建希望學校後,海內外助學、志願團體如雨後春笋般林立于各地,希望小學、希望中學隨即遍布于廣大農村、城鎮,特別是遍遠山區更讓人們耳目一新。
到今世紀初期,新的校舍已足够容納所須入學之兒童,九年免費教育亦實施,人民讀書識字已經不是問題。
但是,中國經過數十年發展,廣大人民特別是農民已不滿足于讀書識字和九年免費教育,而是要更上一層—-考進大學,要向高等學府進軍之願望已深入到中國每一角落,這亦是為何中國近年每年都有多達九百萬大學生走出校園原因。而今年,亦即二零二一年,中國參加高考要求進入大學之學生人數突破千萬,這現象和上世紀五十年代前差距何其巨大。
人民求學意欲高漲了,參加高考之學生多了,但是是否每個接受了九年免費教育之初級畢業學生皆能進入高級中學和能進入高考試埸呢?當然不是,中國還有很多初級中學畢業之學生因家貧而付不起高級中學學費,進而與大學無緣。
在中國偏遠山區、不少縣份只有一所中學設高中課程,而該高級中學只設于縣城,若學生們要升讀高級中學就只能到縣城就讀,這樣不單要支付學費,還要住宿、生活、交通等費。這一切額外開支决不是一般偏遠、貧困山區農民所能負擔,因而不少勤奮、好學、品學兼優之學生只能回鄉種田或出外當農民工。他們之智慧就這樣被埋沒於深山大澤或城鎮之低下層。
中國之少數民族和她之學校
在中國十四億人口中,約有百分之九十五爲漢族,其餘百分之五亦即高達七、八千萬之人爲少數民族。
中國之漢民族多居於平原或較肥沃土地,他們之生存條件較佳。但是在那七、八千萬少數民族人口中,除了壯族在廣西擁有一些平原;蒙古族、新疆維吾爾族等擁有草原、寧夏回族擁有河套外,其餘之數千萬少數民族皆居于深山大澤、崇山峻嶺中。他們之生存條件遠較上述各族為差,特別是遠離漢族地區之少數民族,他們又遠較近漢族之少數民族生存條件更爲惡劣。
中國和十四個國家爲鄰,其陸地接壤綫長達二萬二千餘公里,單在雲南一省,她接壤之鄰國爲越南、老撾、緬甸,她之國境綫就長達四千餘公里。而在這漫長接壤線內,就居住了數百萬各族人民。他們皆居於崇山峻嶺,遠離繁盛之區,他們之生存條件比任何地方爲差。
遠在二零零四年,我們沁源慈善基金會就有一位創會者曾因助學而到過滄源佤族自治縣,在滄源佤族自治縣視察了一大批要求重建、新建學校。其中給我們那位創会者印象最為深刻乃是一所座落于縣城內之中學—-永明中學。
永明中學共有學生四、五百人,而當日視察該校時正是一個嚴寒冬季,學生就在上右圖這個四面透風之爛草棚內上課,這情景令人難以置信。這樣的一所中學還是在縣城之內,其他不在縣城內之學校環境如何,可想而知。
到二零零五年,一所新的永明中學落成,落成後學校被命名為孟董中學如左圖。
到二零零九年,亦是我們沁源慈善基金會成立前,我們之志願者曾因籌募助學基金而步行雲南邊陲地,我們之步行路綫是由普洱市之思茅鎮開始經瀾滄、孟連、西盟、耿馬、滄源到永德各縣,全程八百餘公里,沿途可見到拉祜族、景頗族、阿昌族、傣族、基諾族、佤族等。 在這漫長步行途中,我們沁源志願者完全領會到邊陲地區之少數民族孩子更需要我們這些有機會富裕起來之人幫助。
滄源和西盟佤族自治縣
在雲南省四千餘公里之國界中聚居了不少少數民族,其中有過百萬人口之族群如傣族、佤族,亦有少至只有二萬餘人之基諾族。佤族總人口雖高達百餘萬,但居于中國境內只有約四十餘萬,其餘六十餘萬則居于緬甸佤邦。
在中國境內之佤族同胞主要居於滄源和西盟兩縣,在滄源之十八萬人口中有近十七萬是佤族人,在西盟之九萬餘人口中亦有八萬餘爲佤族,其餘佤族人則分散居於中緬邊境沿綫之孟連、耿馬、雙江、永德等縣。
在上世紀五十年代前,佤族人民仍處于刀耕火耨、狩獵爲生時代,人民過著極其艱苦生活。但佤族人民决不是個野蠻民族,因早在三千多年前他們就創造出光輝燦爛之崖畫文化。滄源崖畫生動地描繪出三千多年前佤族人民之生活片段,描繪出佤族人民如何與天鬥、與地鬥之事迹,因而滄源崖畫被中央人民政府確認爲重點文物單位來保護。與滄源崖畫被發現同時,西盟佤族自治縣之木吉依神谷亦出現同樣一批崖畫。因而我們可以堅信在遠古時代,佤族人民雖被重重大山隔離,但其文化淵源則同出一系。
三千多年前在中原地區是個怎樣時代?那時仍是商、周兩朝交替期,中原地區仍是奴隸主義社會,文化仍未到戰國時期那樣燦爛,仍未有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時代,而遠在雲南邊陲地區之佤族人民已生活于高級農耕、狩獵開發時代。只是由于大山阻隔,後來之中原農耕文明傳不到這塊偏遠西南地。直到秦、漢時期,雲川地區之五尺道、豆沙關道路開通後,才有大量中原人湧入這塊西南熱土,中原文化、先進農耕技術才傳入雲南,但亦只傳入至富裕之區例如平原、大壩,遠不及地處深山大澤之西盟、滄源、耿馬、永德等地。
但不管怎樣,滄源佤族自治縣除了崖畫被中央政府列爲重點文物單位保護外,還有座落于縣城內之廣允緬寺亦被中央人民政府列爲重點文物保護。由此可以証明佤族人民曾像中國其他民族一樣曾經擁有先進、燦爛文化;曾經嘗試走進文明、走進富裕之民族,只是由于千百年來中原之先進農耕技術、文化傳不到這塊地處群山環抱的熱土。再加早年大漢族主義作祟,致令這塊偏遠山區之少數民族仍未享受到應有之文明成果,才使佤族人民比內地其他民族生活處於更低水平之故。
沁源希望班
經過雲南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多年努力,希望班在雲南已落地生根。而沁源慈善基金會則是首個在云南縣級成立希望班之助學團體,至二零二零年底,沁源不單在西盟創辦了兩屆希望班,還在滄源成立另一班,在雲南希望工程之十個希望班中沁源就佔了三班。沁源更計劃在二零二一年之學年在西盟和滄源各開一新希望班,因此可以說沁源在雲南之縣級希望班樹立了一個好榜樣。
希望班是怎樣形成?
中國是一個九年免費教育國家,當孩子們完成初級中學課程後,若想継續升讀高級中學就要繳交學費。
若孩子居於城市,就讀高級中學之問題還不大,他們可以回家用膳和在家住宿。但若在農村,其情况就不一樣。因在中國若該縣之總人口少于二、三十萬,高級中學只設于縣城,而孩子若到縣城升讀高中就不是只繳交學費,還要考慮生活費、住宿費、交通費等,這就不是一般貧窮農村家庭所能負擔之重任。因此亦埋沒不少品學兼優、勤奮好學之孩子前程。
沁源慈善基金會之志願者皆在偏遠、貧困山區服務多年,知道偏遠山區孩子們讀書苦,因而在二零一九年開始就在西盟佤族自治縣開設希望班。每一希望班共有學生五十名,每年助學經費爲人民幣十九萬元,此款用作補助學生學費、生活費、老師獎勵金和校方行政費等。成立此希望班之最終目的不單是讓孩子們完成他們之高級中學課程,增長知識,還希望他們能完成大學夢。
但是,我們沁源同寅亦明白在邊陲地區不單孩子們讀書難,老師教學亦不易,因他們教學所用之素材、軟、硬件亦比城市差;教學資訊、資源亦沒有城市學校那樣容易獲取,因而邊陲地區學生高考成績皆不如發達、發展地方優。但這並不代表就要放棄學生就讀高級中學之機會,和慨嘆老師教學質素差,而是客覌環境限制他們發展所致。不管怎樣,經過老師、學生努力,希望班同學之表現在一定程度上仍是令人满意,這是值我們沁源同寅安慰之處。
沁源慈善基金會之使命
讓貧窮孩子走出大山,走向世界是我們沁源慈善基金會同寅之願望,亦是我們這群志願者之工作目的。在過去二十多年之漫長歲月裡,我們這群志願者都無怨無悔地做這樣工作,在今後之日子裡我們還是要繼續下。
第一屆西盟沁源希望班將在二零二二年六月参加高考,五十名高中三年級學生能有多少人進入大學則不知。若他們能進入大學,我們沁源慈善基金會將會資助他們完成大學課程。就算他們名落孫山而須走進社會,以他們高級中學之知識亦足以應付一般文書工作,藉以提升自己及家人之生活質素,這亦無愧面對捐資者。
遠在二十年前沁源慈善基金會其中一位創會者曾和貴州省青基會秘書長作了一次長談。他們談及貴州之少數民族爲何生活于困境,爲何不能走出大山?那位秘書長說:
——貴州之自然環境除了是“九山半水半分田”外,另一原因是少數民族所受之教育比漢族爲低,因此他們在城鎮之競爭力遠不如漢族。
他還說到黔南水族地區助學是件好事,對水族孩子來說是件大事,他更說了一句意義深長的話:
——你能把一個民族之民智打開,你就幫助了整個民族。
這句話是在二十年前對我們沁源其中一位創會者說,二十年來我們沁源人都忘不了這句話,亦是鞭策我們沁源人前進的動力和方向。
在雲南邊陲地之少數民族,不論是基諾族、拉祜族、阿昌族、景頗族還是佤族,他們皆生活在大山深處,他們之生存環境比云南任何一處爲差,因此那些山區孩子更需要各位善心人士扶持、幫助。
在這篇文章結束前,我們沁源慈善基金會同寅誠摯地希望、呼籲香港之慈善團體、個人伸出援手,捐助那些生活于貧困大山孩子,讓孩子走出那崇山峻岭,這樣你:
——不單幫助了那些孩子、還幫助了這個民族。
沁源慈善基金會主席
楊坤 2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