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盟 – 中學概況

勞勞碌碌,由香港乘機至昆明再轉乘內陸航機至滄源,在滄源停留了兩天完成澳洲朋友所資助而創辦之滄源民族中學希望班後,我們一行三人、我、雲南青少年發展基金會代表、澳洲培基基金會代表就離滄源乘車於二零一八年十一月十四日至西盟佤族自治縣,從滄源至西盟佤族自治縣之路不長,只有二百六十餘公里,但由於所走之路皆是彎彎曲曲之盤山路,此二百餘公里足足用了近七小時才到。

從西盟之全名就可知此縣之居民大多數是佤族同胞,在此一千五百餘平方公里土地所聚居之九萬餘人,百份之七十五以上皆為佤族人。

西盟之海拔雖不高,但十一月之西盟已有寒意,當我們在西盟停留之短短數日中,日間之溫度只有十餘度,夜晚更涼,

今次到西盟之主要目的除了派發寒衣,順道探索沁源慈善基金會能否在此縣設立一班和滄源—樣之中學高年級希望班,目的和滄源一樣希望提高佤族學生們之知識水準以便他們能順利考進大學,同時,我們還探討過明年資助西盟大學生之可行性。

西盟中級學校

西盟第一中學現有學生1,721人,其中初級中學學生共有836人,餘為高中學生,她是整個西盟佤族自治縣之高級學府。

西盟除了第一中學外,還有民族中學,但民族中學所培養的不是進入大學大材而是職業學校,民族中學之學生較多,她現有學生共3,222人。

除了上述,西盟在鄉鎮中還有一些規模較小之初級中學,這一切就是目前西盟之中級學校情況。

今次沁源慈善基金會代表到西盟,除把寒衣送給西盟一中之初級中學學生外,亦達成協議在明年新學年開始為他們創辦一希望班,其目的是希望學生們今後能順利考上大學,為西盟培養一批高級知識份子,為西盟佤族今後發展培養後備人材,這就是為何沁源側重於滄源和西盟這兩個佤族縣之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