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教育在邊陲地

人工智能教育在香港學校內已不是什麼高級、遙不可及教材而是一種普及學科,現在甚至連一些幼稚園孩子也在玩人工智能遊戲,遑論小學、初級中學、高級中學?

但是在內地,人工智能教育仍未普及於一般學校,特別是在西南偏遠地區,孩子們對人工智能這名詞可說聞所未聞,更不要說認知、觸摸、學習,這是件現實、亦是十分可惜事。

在世界各地,人工智能已被視為現代教育一部份,它已和傳統學科混為一體,教育工作者教導學生們認知此學科已是件天經地義事而不是對此不聞不問、讓一個高級中學畢業之學生仍不知何謂人工智能事。但是,很可惜,遠在中國邊陲地之雲南省西盟佤族自治縣之中學老師們對此智能教育仍十分陌生,數十年來他們都是以傳統教育知識教導學生,他們從未接觸人工智能學科,遑論那些世居深山大澤、從未見過世面之少數民族孩子們?因此如何讓老師們認知、接觸、熟識此人工智能學科,讓老師們把此學科傳授給孩子們就引起我們沁源慈善基金會董事們注意、考慮。

沁源慈善基金會作為一個助學團體,面對受資助之學生都是世居大山深處之佤族孩子,深知他們勤奮學習,希望學好知識,走進大學之門、走出大山深處、走進社會,能改善家庭生活,能為父母爭光,他們之目的就是如此單純。但是,若他們完成高級中學課程後仍不知何謂人工智能?仍不知現代社會所需,怎能做到走進社會、報效國家、改善家庭生活?因此沁源慈善基金會就想把人工智能教育引進到那邊陲地,讓孩子們深知今天社會行需、國家所要。

但引進一個新學科到邊陲地讓學生們認知首要是讓老師們知道如何教導學生,如果老師們對此學科也陌生、認知不足,如何能教導孩子?如何能讓孩子們走出大山?

我對人工智能學科可算一竅不通,還幸我們團隊內有深諳此道的義工,經過他不斷努力,終於在上海找到一所推廣智能教育機構—-迪樂姆創新科技教育。此教育機構曾為不少學校編寫教材、培訓老師,經過多次和迪樂姆創新科技教育聯繫,迪樂姆教育機構終於在2022年7月派員到西盟佤族自治縣和第一中學老師、校長、教體局等人商討智能教育課程,到九月新學年開始後,他們再派員到西盟對三十四位在校老師作正式培訓,直至讓老師們掌握操作技巧,能教導學生才離開西盟佤族自治縣。

現在,一科全新教育課程—-人工智能教育終於落戶於中國邊陲地之西盟佤族自治縣第一中學。

人工智能教育不單是口授,她更需要教材,而提供教材則需要錢,還幸迪樂姆教育機構知道沁源慈善基金會是個助學團體,善款來源不易,因而她們兩次安排人員到西盟培訓老師皆自付旅費、食宿費,但教材則須付款,而初級教材之費用則多達二十餘萬港元,我們還不知第二級、第三級等教材費用多寡,但不管怎樣,我們沁源人皆希望能把人工智教育帶進偏遠山區,為佤族孩子打開一扇科技之窗,讓佤族孩子們知道學校除了傳統教育外還須學習那日新月異之新學科,今後才能服務於社會、國家,才能真正為他們佤族人民帶來幸福泉源。

現在人工智能教育已在西盟第一中學開班授課,但願孩子們好好學習,不負老師、家長、捐資者對他們之期望。

我們沁源慈善基金會希望今次之人工智能教育能成功在西盟落實,若資源容許,我們更希望能把此新課程推廣至中國西南其他邊陲地區,除了為佤族孩子增加知識外,亦讓其他少數民族孩子知道智能教育對人類之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