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湘西之三 —- 智能教育落戶湘西

人工智能教育在發達地區早已不是新鮮事物,在香港之中、小學甚至一些幼兒院之孩子已知道如何玩電動車、機械人、寫動畫軟體等,因此可以說智能教育在香港已普及於各中小學,遑論大學。但在中國,除了較大城鎮能展開智能教育課程外,其他一些偏遠地區學校不單學生不知智能教育為何物,連老師對此類教育亦鮮有所聞,亦因此我們沁源慈善基金會早在二、三年前就在中緬邊陲地區之學校展開智能教育資助工作,而此工作經過不斷努力,亦慢慢在中緬邊陲地落地生根。

由於智能教育順利在中緬邊陲地順利展開,因此沁源慈善基金會希望能把此項目推展至中國其他偏遠少數民族地區,為少數民族開啟此新穎課程,而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之永順縣澤家九年一貫制學校就被沁源慈善基金會選中並於2023年杪派遣代表到該校視察,冀能為土家族苗族孩子做點現代化教育工作。

經過一系列努力包括和學校領導、智能教育材料供應機構、永順縣教體局代表等討論、安排後,智能教育班終於在今年三月初落戶於澤家九年一貫制學校並順利在學校開展。

澤家九年一貫制學校共有學生一千一百餘名,教職員亦廣達一百餘,其師生比例十分充足。學校由數幢新建教學樓組成,一個新、標準型的體育場亦正在興建,團此可以說學校之硬體可算十分完善。

在智能教育開班前,沁源慈善基金會須先為學校購置必須教學器材,例如課本、工具、電腦之類,隨後更須安排迪樂姆教育機構派遣導師到學校培訓老師,令老師們知道如何教導學生,因此可以說開設一個智能教育班並不是簡單地捐獻二、三十萬元與學校就能完成而是首先要安排各類細節後才能開班,而這一切皆非一所地處偏遠山區、對智能教育全不認識是何物之學校能順利完成。

開設智能教育班前,首先亦須考慮到學生之接受能力、如何引起學生發生興趣而非敷衍上班上學,亦須考慮學生之智力如何啟發、接受,因而校方初期只挑選小學三年級之學生開始授課,並由初級課程逐漸推展至高級,學生亦逐漸由三年級慢慢學到初級中學,讓全體有興趣學習智能教育之學生由小孩子到青少年均能參與、學識此智能教育課程,而這樣逐級遞增更能讓孩子們熟悉智能教育之重要性。

為了知道沁源慈善基金會所捐贈之善款如何運作, 沁源慈善基金會於二零二四年三月二十九日組織了一行十九人志願者到澤家九年一貫制學校參加他們之智能教育開班典禮。

智能教育班之課室設於一幢新建教學樓之樓房獨立間,一班分為八小組,每組五學生同時參與商討如何操作電腦、如何設計動畫、如何以動畫形式對答晝面所呈現之內容等。

當我們這批志願者到達學校參加他們之開班典禮時,智能教育班己開班授課,雖說該班只開設了短短數天,但學生們已能熟練操作電腦並能設計出簡單動畫,動畫內之人物、動物更有對話和問答,由此可知孩子們之頭腦如何靈活,天資如何聰穎。

我們沁源慈善基金會同寅和支持者們誠摯地希望今次把智能教育推展到湘西,更希望能把此新穎教育啟發湘西之土家族、苗族孩子們之智能,讓孩子們知道人工智能在今天社會之重要性,讓他們完成學業後能把今天所學貢獻給社會、國家。

當我們完成開班典禮後,我們沁源慈善基金會成員由校長陪同下參觀他們之留守兒童宿舍和食堂。

澤家九年一貫制學校現有留守兒童共256人,全無父母、親人照顧之孩子廣達88人,在此88人中絕大部分留在學校寄宿由老師們照顧其茯起居飲食,在我們沁源成員參觀其留守兒童宿舍時我們留意到孩子們之棉被是新的、厚厚的,應足夠禦寒保暖,但底層之褥套則十分單簿,不足以防禦嚴寒冬季。校長告訴我們參觀宿舍成員孩子們之新棉被是由一個慈善基構所捐贈,但他們捐贈新棉被時忽略褥套,因而孩子們在冬季皆感到上暖下寒,校長希望我們沁源慈善基金會能為孩子們捐贈不少於五十套墊褥、讓孩子們能過一個溫暖冬天,因湘西地處高寒山區,冬季氣溫常在零下數度,再加山區寒風猛烈,人體感觸寒意比平原更甚,對此要求,陪同校長參觀之沁源成員不能作答只能把意見反映與會方。

沁源慈善基金會成員除了參觀留守兒童宿舍外,還到食堂參觀。

孩子們之午膳食譜十分簡單,除了白飯任食無限制外,五、六款鎹裡,素菜則佔了絕大多數,其中青菜二款、酸菜一款、雞蛋番茄一款、肉炒菜一款,除此之外還有清萊湯任由添加,就算如此簡單膳食,孩子們之午膳每月仍須一百餘元,此數對於一個山區農民家庭來說亦算不菲,而此等膳食對於一個正在發育之孩子來說可算不夠,但亦無可奈何。

總的來說,今次沁源慈善基金會之眾多志願者、支持者來說見到我們所籌募之善款真真正正是用在刀刃上,沒有浪費捐資者一分一毫,善款是用得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