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山鄉巨變

沁源慈善基金會一行四人之志願者於二零二四年八月十日乘高鐵由香港走進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順縣進行家訪活動,家訪之目的是探望那一大批要求資助升讀大學之貧困學生、探索他們是否合乎我們沁源慈善基金會之條件才決定是否資助。

湘西,對不少人來說可算陌生,但若籠統地說一句張家界是在湘西可能沒有多少人不知道、不認識她在那裡,雖說張家界並不屬於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但在廣義來說張家界仍是湘西一部份、仍納入湘西範疇。

從地理上來說,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下面為懷化市、上面則為張家界市和湖北省、左鄰貴州省和重慶市,全州面積一萬五千餘平方公里,人口近二百五十萬,百份之四十七为土家族,百分之四十三為苗族,餘為漢族和其他族裔。自治州首府為吉首市,而永順縣則座落於自治州東北角,面積廣達四千平方公里,人口四十二萬,土家族佔永順縣總人口近百分之八十九,苗族只佔百分之十,餘為少數族裔例如漢族,政府所在地為靈溪鎮,因此永順縣在自治州裡可算是一個較大的土家族聚居縣份。

由於永順縣土地面積較大,因而探訪學生所經之路較為漫長,還幸她之道路遠較雲南西盟佤族自治縣佳,因此不論學生住在那裡,那怕遠處深山老林、偏遠角落,四驅車甚至一般較好房車皆能到達,因而我們家訪之地雖分散,但兩組人仍能在兩天內完成任務。亦由於永順縣以土家族人為主,因此今次家訪之學生大多為土家族孩子,孩子們除了一個居於縣城古舊樓房外,其餘皆居於大山深處,因此探訪他們絕非容易事,有時車行一個多小時才能從一家至另一家,正是居於深山無遠親之典型範例。我在二十多年前曾到過湘西之花垣、保靖、桑植等縣,那時所見之學校、民房多為土房,而今次在湘西,我們從前所見之古舊泥房多皆消失,代之而起的是小洋房,但一些古舊七、八十年前所建之木結構平房仍存、仍牢固,估計再過一段漫長時間仍不會倒塌。

在我們之家訪行程裡,我們曾到一處新建徙置區探訪學生,徙置區之原居民是土家族,世居大山深處、地處山峰之巔,交通甚為閉塞,正是買一包鹽亦須一天才能來回,人民生活甚為艱苦,政府有見及此就把整條數十戶原居民村之居民遷移到平原地,為他們建起一條新村,新村是水泥磚結構平房和兩層小洋房,房屋是按人口多寡而配面積,在我們訪問之學生家中,他們一家六口,政府就配給他們一座兩層四居室、廚房、浴室、客廳、大露臺兼備之屋小洋房,而所配之小洋房並不須繳付任何費用,這亦是政府多年來對偏遠山區特別是對少數民族所施行之一項德政,亦是我們在中緬邊陲地之滄源和西盟所見一樣,只是滄源和西盟是政府補貼一規定數量現金讓原居民隨意建多大面積、樓房,而今次我們在永順縣所見則是政府把整條新村規劃面積建好才讓山巔之原居民搬遷下來、讓山巔人民一下山就可遷入新居。

新居設施水電俱全,道路全是水泥路,一側空地還有老人、小孩活動設施,可惜設施似乎並未被利用,因而雜草叢生,對此作為一個外來人看起來有點浪費。

今次湘西家訪還算順利,所訪之學生沒有一個被否決,這可算是當地老師篩選完善之功勞,是他們先行逐一審查各學生家庭經濟情况、合乎我們沁源慈善基金會之條件後才把要求資助之學生材料送到我們手上,是老師們之細緻工作成果才使我們能在短短兩天內完成家訪工作。

今次工作組在永順縣所見之山鄉巨變,亦使我們這批志願者領會到中國數十年來之變遷是如何巨大。



大學夢–選校和選科之奧妙

二零二四年高考已於七月上旬放榜,同學們之成績亦在放榜第一時間已查閱並知道自己之分数,能否進入大學之門亦在那刻決定。

就在查閱之一刻,同學們已知過去三年高級中學苦讀、苦學之成效,夠學分進入大學之同學亦在放榜之一刻忙於選擇、填報心儀大學和喜愛學科,不夠學分進入公立大學之同學亦在考慮自己之出路、是讀私立學院、重讀還是走進社會,亦在那一刻露出是歡笑還是憂愁臉。

西盟佤族自治縣第一中學第四屆沁源希望班之五十學子除一人因病不能皆參加今年高考外,其餘四十九人皆走進考場,在四十九名考生中,有三十一位同學取到四百分以上驕人成績,十六位同學更取到能進入雲南本省一本大學和二本學院資格,其餘十五位之學分也可進入其他取錄學分較低省份大學、學院入讀他們所設之高等學府,如此良好成績皆是沁源慈善基金會希望班之老師們經過三年辛勤教導成果,亦是同學們三年高級中學日夜苦讀、苦練、汗水澆出之成績,同時亦是沁源慈善基金會多年來對希望班耕耘、灌溉得來之成效,此特大喜訉更是捐資者、老師、沁源慈善基金會、學生所喜見樂聞之大喜事。

高考成績放榜了,同學們選校、選科亦進入最後階段,能否被所選之大學、學院取錄亦於八月初塵埃落定,因而我們沁源慈善基金會之志願者於八月四日就啟程前往雲南省西盟佤族自治縣和八月十日走進湖南湘西永順縣家訪那些要求資助升讀大學之貧困學生以確認該申請者能否合乎我們沁源慈善基金會之資助條件、資助他們走進大學、學院之門。

沁源慈善基金會之志願者一行三人於八月四日先到雲南西盟佤族自治縣家訪那些申請資助學生,經過家訪、調查,篩選,在此十六名合乎入讀雲南一本和二本大學、學院之學生裡最後合乎資助之學生只有八人,其餘八人不是因家庭經濟較佳不須資助或其他原因而被否決、又或所選之學科因該大學、學院額滿而被通知不能錄取而最後自行决定其他出路外,沁源慈善基金會最終只選了八名希望班同學受到資助,但同時亦挑選了三名不是希望班同學而是職業中學之學生入圍、接受我們資助,至於其他分數低於雲南大學、學院要求之學生,因無申請省外大學、學院而只能入讀私辦學院、重讀或走進社會工作。而那些入讀私辦學院之學生並不在我們沁源慈善基金會資助範圍,因而無緣接受資助。

當我們高興看到西盟佤族自治縣三十多位希望班學生考到高分時亦為二十三位同學不能進入公辦高等學府而感可惜,他們不能進入公辦大學、學院究其原因是沒有申請雲南境外之大學、學院和選讀學科有關,對此錯失良機入讀大學、學院而高考取得高分同學們深感可惜。

當我們一位工作組志願者完成西盟佤族自治縣家訪後即轉到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之永順縣和其他三位志願者匯含継續進行家訪活動,我們在眾多要求資助升讀大學之永順縣學生中發現高學分之同學皆會選擇入讀本省大學和學院,但那些較低學分同學則選擇遠離本省到江西萍鄉甚至遠赴東北齊齊哈爾、吉林等地大學就讀,

同時所選之學科亦較為冷門、不和當地高分同學競爭,就這樣,一些高考成績雖只三百餘分之湘西同學仍能進入高等學府去完成他們之大學夢,他們這樣選校、选科亦是他們聰明處,與此同時我們亦為雲南西盟希望班同學不願遠離故土、選讀外省大學、學院以完成他們大學夢之可惜。 高考完成了,同學們選校、選科亦完成,我們沁源慈善基金會今年資助升讀大學之任務亦塵埃落定,各志願者亦離開湘西於八月十四日回到香港,但願明年雲南西盟佤族自治縣沁源希望班之學生能吸取經驗,學分不足攀登本省大學、學院之同學能和湘西學生那樣轉到省外、選擇自己之第二、第三志願學科以求盡快跨進大學之門,完成自己之大學夢想以免擔誤過去三年高級中學苦讀

吾道不孤

先賢孔子曾說–“德不孤、必有鄰”–這句格言亦即—“吾道不孤”。吾道不孤之意思很簡單,就是你所做之事若有益於社會、有益於人民,所作所為之工作絕不會孤單、一定會有志同道合之人陪伴、與你同行,而這同行之道逐漸演化為追求所要之情操、信仰。

早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中國之經濟還落後,人民為更好生活而爭扎,政府稅收有限,能投入於教育之經費較為稀少,而那些經過百、數十年使用之校舍則破爛不堪,政府因而希望能籌集民間資金重建教育系統,讓孩子們有一個安全舒適學習環境,而“希望工程”就在這樣環境下誕生。

由於中國政府提出籌集民間資金重建危校,因而香港之助學團體如雨後春筍般誕生出來,直至本世紀初期,亦由於中國經過三、四十發展,國家稅收大增、財政穩健,政府能投放於教育之資源亦大幅增加,因而到二零一零年前,早期所見之破破爛爛危校已不復見,失學兒童亦逐漸消失,再加九年免費義務教育實施,因而香港之助學團體亦逐漸功成身退、淡出助學舞台,至今留下仍在做助學工作之助學團體己大為減少,此乃無可避免但亦是可喜現象。

但是不論今天中國之教育如何發展,仍有不少空白地需要填補,這亦是助學工作者需要思考之處,思考今天中國之助學工作是否已到式微、無事可做境地?

沁源慈善基金會之一批原助學志願者認為現今在中國仍有很多工作可做,因為在中國邊陲地和其他偏遠少數民族地區,還有眾多教育軟件遠遠落後於沿海和其他發達地方,就在此背景下,那批原助學工作者就反其道而行於二零一七年杪成立一新助學團體,她就是—-沁源慈善基金會。

沁源慈善基金會之宗旨仍是助學,但再不是專注重建危校而是要提高邊陲地和偏遠地區之少數民族教育水準為宗旨,例如為中緬邊境地之佤族孩子創立並資助高中希望班,資助能考上大學之學生但家貧之孩子們升讀大學、完成他們之大學梦,為教師們設立培訓制度,更為少数民族孩子們設立智能教育課程,亦幫助留守兒童完成他們之學業和資助他們生活津貼,讓那些遠離父母之留守兒童孩子們健康成長等,而這一切皆是過去六、七年沁源慈善基金會在少数民族地區所做的事。

組成沁源慈善基金會之一群志願者皆不是富有人家,他們之成員來自工人、退休人士、自由職業工作者等。他們之助學資金皆來自社會大眾,而所籌得之善款則百分之一百用於助學,組織者不論工作或到山區探訪學校、學生皆無報酬反而必須自付一切交通、食宿費,沁源所需之行政經費則十分稀少,因而其生存能力十分強。

正如上述,沁源慈善基金會之助學資金來源於社會,資金須向外界籌募,而籌募善款則來源多方面,除了向有心人士募捐外,還組織志願者、支持者到山區探訪學校、學生,這亦是其中眾多籌募助學籌募善款來源之一種。

二零二四年三月二十七日沁源慈善基金會為志願者、支持者組織了一次湘西行,湘西行之參加者一共十九人,其目的地是湘西永順縣澤家九年一貫制學校和張家界市永定區合作橋鄉中心小學,到澤家九年一貫制學校之目的是參加由我們沁源慈善基金會捐資創辦之人工智能教育班開班典禮,到合作橋鄉中心小學是探訪由我們資助生活津貼之留守兒童,而參加此行之志願者、支持者有不少年邁、善良長者,燕姐就是其中一位。

燕姐是位七十餘高齡長者,滿頭銀髮,她從未到過貧困、偏遠山區,但她聽完朋友介紹知道我們沁源慈善基金會之助學宗旨後就毅然參加我們今次湘西行,為孩子們籌募助學善款。

燕姐絕對不是一位健步如飛而是體能較弱之人,但她仍和我們走進崎嶇山路、踏上近千級梯階和行走五小時棧道而無怨,她的目的很單純,只是為了山區貧窮孩子能學多點知識以備將來為社會做事、為自已多積一點謀生技能。

在我們這群遠赴湘西之人士中,年邁之燕姐只是其中一位,還有比燕姐年齡更高之長者與我們同行,他們在此長途拔涉行走於山澗中從無怨言,亦沒有任何一人中途退出或不能完成行程,每個人皆面向前方,而目的只有一個—-為了讓孩子讀好書學好本領而完成此路。

沁源慈善基金會由二零一七年杪成立之日開始,雖經三年疫情,但在此逆境中仍茁壯成長,至今為止在過去之六、七年沁源慈善基金會皆不斷為中緬邊陲地之佤族孩子創立希望班,讓每年一百初級中學學生進入高級中學、完成他們之高級中學課程,更讓那些高考能進入大學但家貧之孩子完成他們之大學夢。

沁源慈善基金會除了在中緬邊陲地創立人工智能教育班,讓佤族孩子們知道人工智能在今天社會之重要性外,現今亦在湘西之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開設智能教育課程,而這一切皆是在中國農村學校硬體完備軟件不足之情況下讓沁源慈善基金會想到、去填補之樸素宗旨,亦是我們沁源慈善基金會眾多支持者對我們之支持目的。

在今天,我們把人工智能教育和支援留守兒童帶進了湘西,我們誠摯地希望那些土家族、苗族孩子們和中緬邊陲地之佤族孩子一樣享受、接受、愛上那人工智能教育課程,讓孩子們知道人工智能在今天社會之重要性。

以上就是在今天香港不少助學團體已完成他們之歷史使命而退出助學舞台後,沁源慈善基金會為何要逆境而行,其目的是盡其棉力去填補偏遠山區缺乏之一面,為那些被忽略之少数民族孩子做點事,而此行動亦得到眾多沁源支持者、愛護者支持才使我們之理念得以實踐,這亦可以算是—-吾道不孤。

憶湘西之四—-留守兒童之二

中國有不少旅遊勝地,湖南省張家界就是其中一個旅遊熱點,據2023年統計,旅客到張家界遊覽之人數高達4,200萬,旅遊收入超過700億元,如此高收益之市在理論上肯定是個安樂地、無貧區、人民應享受到其收益成果。

永定區屬張家界市管轄,她離張家界旅遊區只是一箭之遙,而合作橋鄉中心小學就在永定區之中心地。

就在張家界旅遊區一箭之遙之合作橋鄉中心小學並沒有享受到張家界之旅遊收益和成果,更成為一所要求外界支援之中心小學。

在現今中國,一般完小、中心小學都會受到市、縣、區之教育廳、局重視、都會把學校弄好、建設好,但合作橋鄉中心小學則有點例外,她之教學樓雖非危房但己殘舊,操場地面破爛、凹凸不平,教學設施亦不完善,更甚者在校之352名學生竟有高達250名留守兒童,而這250名留守兒童裡更有152人並無親人照顧而需住校、並由老師照顧其起居飲食,在此大批留守兒童裡不知何故更有不少父、母或親人並無繳交孩子們生活費予學校,致使校方不能不從其行政經費或其他途徑支付其膳食、日常開支以彌補其不足。

沁源慈善基金會是個助學團體,扶貧並非我們宗旨,但在去年十二月我們沁源代表探訪此校時,校長曾呼籲我們對那些並無親人照顧之孩們給子援手、支援他們生活費和日常必須開支,對於校長之呼籲,我們沁源代表並無權力即時答覆,只能把此訊息帶回香港由董事局決定。

經沁源慈善基金會董事局討論認為扶貧雖非我會宗旨,但留守兒童仍是學生,因此決定給予支援,讓留守兒童感到他們绝非無人關心、愛護,但沁源慈善基金會要校方作一詳细調查和申報所需材料才作最後決定其数量多寡和如何資助。

事隔三月,經校方逐家探訪、審查,最後確認第一批三十七名留守兒童需要外界支援,而我們沁源慈善基金會經過核實後亦決定對此批孩子作出財政支持並即時把生活津貼匯到校方。

二零二四年三月二十九日,沁源慈善基金會一行十九人完成澤家九年一貫制學校探訪後就到張家界市永定區合作橋鄉中心小學探訪學生,探訪此校之主要目的是看看那些受到資助“無家可歸”之留守兒童。

所謂“無家可歸”是因為父母為生活而遠走他鄉工作、父母離異或主要家庭成員傷殘而無力照顧孩子,又或家鄉無親屬可托和因親屬年邁而無能為力看養之孩子,因而此類孩子不能不交由老師看管、照顧其起居飲食。

那些由老師照顧之留守兒童雖得老師悉心看管,但缺乏父母呵護,其成長過程不論在心智、體能、學識總有缺陷。發育不良、身心不健康、缺少歡樂是這群留守兒童普遍現象,而這一切皆是現今社會之殘缺點。

例如上圖之孩子名湯詩茵,她媽媽早年離家出走不知去向、至今音訊全無,父親是殘疾人、無力照顧她,她家裡只有一座殘破、簡陋房子,真正屬於家徒四壁、絕無盈產絕對貧窮一家,因而湯詩茵要求外界支援,而像湯詩茵這樣的例子在合作橋鄉中心小學絕非單一而是更多,更多例子在同一學校和由這所中心小學所管轄之另外三所地處高山老林之鄉村小學皆有此類個案,因此留守兒童雖非沁源慈善基金會之助學宗旨,但我們考慮到他們是學生、仍須盡其棉力給予支援。

我們沁源慈善基金會一行十九人之志願者、支持者到達學校時已是下午三時許,時間雖是陽春三月,但晚上氣溫仍徘徊於十度左右、寒意仍存、仍迫人,只是白天已豔陽高照,氣溫高達近三十度,而為歡迎我們這批志願者、支持者之三百餘學生則冒著烈日懸空站在操場等候我們到來,這熱情安排使我們這批志願者、支持者深感不安,但不管怎樣,我們則抱著既來之則安之心態坐下和孩子們渡過這一難忘時刻。

校方為我們這批志願者、支持者除了安排了縣領導、校長講話外,還安排學生為我們致歡迎詞,更讓孩子們為我們這批外來者表演了舞蹈、詩朗誦、舞龍等節目,作為一個只是中心小學之學校,老師們讓小孩子們能弄出如此眾多項目真不容易,亦証明校方對我們之到來重視。

由於不少學生遠居鄉村、遠離學校,我們沁源志願者、支持者不願多停以免妨礙孩子們回家太夜,因此我們只停留到四時三十分左右就離開合作橋鄉中心小學,回到我們之住宿點。

不容否認,經過三、四十年發展,中國之基礎建設、工商業、金融業、尖端科學已非昔日之吳下阿蒙,同時亦有不少人脫離貧困,例如今天之農村已是小洋房林立,泥屋危房早已失踪或少見,但亦為此亦付出不少代價,例如早年之環境污染、農田被徵用而減少、數以千萬計之留守兒童因無親人照顧而留下之後遺症等皆須今後彌補,而這一切亦可算是繁榮背後之代價吧。

憶湘西之四—-留守兒童之一

留守兒童是我們中國持有之一個特別名詞,這名詞亦即表示該兒童並無近親留在他身傍、照顧他起居飲食、成長,造成此現象例如孩子們之父母皆外出當農民工、單親父或母離家遠遁,照顧他們日常生活、起居飲食除了可能是年邁祖父母或親屬外就是學校之老師,這些兒童就是我們所說、擁有之一個特殊名號—-留守兒童。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前,中國經濟發展蓬勃,大量農民離開農村到沿海地區工作,留下兒女讓年邁父母、親屬、老師照顧,那時粗略估計,留守兒童在中華大地上多達数以千萬計。

留守兒童還不包括一些父母雙亡之孤兒,因孤兒不計算在留守兒童範疇,若把孤兒也包括在內,其數量更為龐大。

二零二三年十二月已是嚴寒冬季,特別是高寒地區之湘西更為寒冷,但我仍和沁源慈善基金會另一志願者冒著嚴寒到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順縣探訪學校,探訪學校之目的是為那裡之少數民族學校開設智能教育課程,幫孩子們認識智能教育在今天社會上之重要性。

永順縣座落於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北面,我們訪問之學校是澤家鎮澤家九年一貫制學校、永順縣第二中學,除這二所學校外,我們還走進張家界市,探訪要求資助、地處高山密林之張家界永定區合作橋鄉中心小學。

在湘西,不論是永順縣之澤家九年一貫制學校、第二中學、還是張家界市永定區之合作橋鄉中心小學,他們皆地處高寒山區,冬季氣溫比我們地處低海拔之地更寒、更凍,而我們這兩位志願者就在這嚴寒天氣下訪問了那些學校,並在澤家九年一貫制學校、合作橋鄉中心小學見到為數不少、被遺忘之留守兒童。留守兒童多達數百,在只有兩所學校而有數百留守兒童留在學校皆由老師照顧其起居飲食、成長,其数量不可謂不驚人。

在此數百留守兒童中,潭家九年一貫制學校占了256人,是現有小學部 725 人之

百分之三十五,無父母或親人照顧之孩子則有88人,由於這88孩子並無親人照顧,因此只能留在學校由老師看管並照顧其起居飲食、衛生、成長等工作。

在合作橋鄉中心小學之留守兒童比例更大,合作橋鄉中心小學現有學生352人,留守兒童高達250人,其中152人並無親人照顧而須住校,由老師照顧其起居飲食、衛生、成長等工作,在此152學生中還不包括由中心小學所管三所遠處深山老林之鄉村小學留守孩子,若連那三所細小學校之留守孩子加進去,其住校總數應不止152人。

中心小學所管轄之三所鄉村小學甚為細小,每所只有學生數名至十餘名,教師亦只有一人或三、四名,其處境真正屬於“老年”教學點,其教學條件、質量比鄉鎮學校更差、更難,留守兒童處境更壞。

在我們探訪學校期間雖還未到隆冬臘月,但己寒氣迫人,而那些留守兒童由於全無家人或少直系親人照顧,因而衣衫甚為單薄、實難抵禦嚴寒,因而使我們這些由繁盛地區來到此高寒地之人看到此景倍感心酸。

我們沁源慈善基金會只是一個助學團體,扶貧並非我們會旨,但那些缺衣少食、全無或少直系親人照顧之留守兒童亦是學生,亦是我們需要愛護之一群。

早在二零一九年當我們沁源慈善基金會成立之初,我們曾為同樣地處湘西之列夕小學和中緬邊陲地之西盟佤族自治縣孩子捐送了一千多件寒衣,讓缺衣少食之貧窮孩子過上一個温暖寒冬,現今湘西之澤家九年一貫制和合作橋鄉之留守兒童亦處於缺衣少食境界,沁源慈善基金會雖是助學團体,扶貧並非我們會旨,但目睹那批缺乏父母愛護、少人關懷地處大山深處之留守兒童和其他在學貧困孩子,我們沁源人應否考慮像五年前那樣向社會籌募一筆善款購買一批禦寒衣物送给那些留守兒童和貧窮孩子,讓孩子們知道他們雖地處遙遠之深山老林,但並不孤單、仍有山外人士關心他們、讓他們知道人間溫暖,這是值得我們沁源人思考課程之一。

憶湘西之三 —- 智能教育落戶湘西

人工智能教育在發達地區早已不是新鮮事物,在香港之中、小學甚至一些幼兒院之孩子已知道如何玩電動車、機械人、寫動畫軟體等,因此可以說智能教育在香港已普及於各中小學,遑論大學。但在中國,除了較大城鎮能展開智能教育課程外,其他一些偏遠地區學校不單學生不知智能教育為何物,連老師對此類教育亦鮮有所聞,亦因此我們沁源慈善基金會早在二、三年前就在中緬邊陲地區之學校展開智能教育資助工作,而此工作經過不斷努力,亦慢慢在中緬邊陲地落地生根。

由於智能教育順利在中緬邊陲地順利展開,因此沁源慈善基金會希望能把此項目推展至中國其他偏遠少數民族地區,為少數民族開啟此新穎課程,而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之永順縣澤家九年一貫制學校就被沁源慈善基金會選中並於2023年杪派遣代表到該校視察,冀能為土家族苗族孩子做點現代化教育工作。

經過一系列努力包括和學校領導、智能教育材料供應機構、永順縣教體局代表等討論、安排後,智能教育班終於在今年三月初落戶於澤家九年一貫制學校並順利在學校開展。

澤家九年一貫制學校共有學生一千一百餘名,教職員亦廣達一百餘,其師生比例十分充足。學校由數幢新建教學樓組成,一個新、標準型的體育場亦正在興建,團此可以說學校之硬體可算十分完善。

在智能教育開班前,沁源慈善基金會須先為學校購置必須教學器材,例如課本、工具、電腦之類,隨後更須安排迪樂姆教育機構派遣導師到學校培訓老師,令老師們知道如何教導學生,因此可以說開設一個智能教育班並不是簡單地捐獻二、三十萬元與學校就能完成而是首先要安排各類細節後才能開班,而這一切皆非一所地處偏遠山區、對智能教育全不認識是何物之學校能順利完成。

開設智能教育班前,首先亦須考慮到學生之接受能力、如何引起學生發生興趣而非敷衍上班上學,亦須考慮學生之智力如何啟發、接受,因而校方初期只挑選小學三年級之學生開始授課,並由初級課程逐漸推展至高級,學生亦逐漸由三年級慢慢學到初級中學,讓全體有興趣學習智能教育之學生由小孩子到青少年均能參與、學識此智能教育課程,而這樣逐級遞增更能讓孩子們熟悉智能教育之重要性。

為了知道沁源慈善基金會所捐贈之善款如何運作, 沁源慈善基金會於二零二四年三月二十九日組織了一行十九人志願者到澤家九年一貫制學校參加他們之智能教育開班典禮。

智能教育班之課室設於一幢新建教學樓之樓房獨立間,一班分為八小組,每組五學生同時參與商討如何操作電腦、如何設計動畫、如何以動畫形式對答晝面所呈現之內容等。

當我們這批志願者到達學校參加他們之開班典禮時,智能教育班己開班授課,雖說該班只開設了短短數天,但學生們已能熟練操作電腦並能設計出簡單動畫,動畫內之人物、動物更有對話和問答,由此可知孩子們之頭腦如何靈活,天資如何聰穎。

我們沁源慈善基金會同寅和支持者們誠摯地希望今次把智能教育推展到湘西,更希望能把此新穎教育啟發湘西之土家族、苗族孩子們之智能,讓孩子們知道人工智能在今天社會之重要性,讓他們完成學業後能把今天所學貢獻給社會、國家。

當我們完成開班典禮後,我們沁源慈善基金會成員由校長陪同下參觀他們之留守兒童宿舍和食堂。

澤家九年一貫制學校現有留守兒童共256人,全無父母、親人照顧之孩子廣達88人,在此88人中絕大部分留在學校寄宿由老師們照顧其茯起居飲食,在我們沁源成員參觀其留守兒童宿舍時我們留意到孩子們之棉被是新的、厚厚的,應足夠禦寒保暖,但底層之褥套則十分單簿,不足以防禦嚴寒冬季。校長告訴我們參觀宿舍成員孩子們之新棉被是由一個慈善基構所捐贈,但他們捐贈新棉被時忽略褥套,因而孩子們在冬季皆感到上暖下寒,校長希望我們沁源慈善基金會能為孩子們捐贈不少於五十套墊褥、讓孩子們能過一個溫暖冬天,因湘西地處高寒山區,冬季氣溫常在零下數度,再加山區寒風猛烈,人體感觸寒意比平原更甚,對此要求,陪同校長參觀之沁源成員不能作答只能把意見反映與會方。

沁源慈善基金會成員除了參觀留守兒童宿舍外,還到食堂參觀。

孩子們之午膳食譜十分簡單,除了白飯任食無限制外,五、六款鎹裡,素菜則佔了絕大多數,其中青菜二款、酸菜一款、雞蛋番茄一款、肉炒菜一款,除此之外還有清萊湯任由添加,就算如此簡單膳食,孩子們之午膳每月仍須一百餘元,此數對於一個山區農民家庭來說亦算不菲,而此等膳食對於一個正在發育之孩子來說可算不夠,但亦無可奈何。

總的來說,今次沁源慈善基金會之眾多志願者、支持者來說見到我們所籌募之善款真真正正是用在刀刃上,沒有浪費捐資者一分一毫,善款是用得其所。

憶湘西之二 —- 湘西歷史

笫一次到湘西當志願者時對湘西全無認識,但到湘西後首先是對她之優美風景留下難忘眷戀,同時亦對土家族、苗族別具風味之臘肉、山珍、野菜不能忘懷,隨後之歲月更感他們對我們這些來自香港之志願者付出無限信任,他們之熱情招待使我們這些來自遠方之人倍感溫馨,這一切皆是我當年能感受和讓我能留在湘西一段長時間當志願者之原因之一。

事隔近二十年我於二零一八年和一批自願者重到花垣,重遊茶峒古鎮,又走進一腳踏三省之三不管島,可算感觸良多。

回想當年初到花垣時只感那古舊市集無什特別,只是一條古舊鄉村,後經當地志願者、教育局人員介紹、再領我乘船沿河參觀看到懸崖上“邊城”兩字時,才知自己對湘西之認知淺薄、貧乏、無知,因連大名鼎鼎作家沈從文亦不知是何許人,後來回到香港買了沈從文所著作之書,看到他所寫之—-湘行散記、長河、邊城等文章,才知沈從文在上世紀初葉已是文壇巨匠、是位大名鼎鼎作家。

邊城所敘述渡船上之茶峒古鎮人物不單古樸純真,還完整地描述百年前船夫起落貨時大聲呼喚口號,文章敘述了二兩米酒之歡樂、友情,更使人領會當年湘西茶峒之人純真古樸,亦知茶峒曾是湖南、貴州、四川三省貨物集散地。

翠翠這位船家女孩生不逢時,沒有百年後像現代人如此開放、文明,致令大老、二老兄弟倆不能如願走進完美境界,更看到翠翠不能走進幸福園,到今天重看矗立於孤島上之翠翠像,更使人傷感。

湘西雖是少數民族土家族和苗族聚居地,但她和雲南邊陲地之少數民族不同,雲南之少數民族遠離中原文化,他們不單領會不到漢民族之先進文明、農耕技術,更受到當年漢民族之土豪劣紳欺淩,因此雲南邊陲地區之少數民族遠較湘西之土家族、苗族落後,直到今天,湘西之土家族、苗族不論在教育、文化、經濟發展上雖比漢族沿海聚居地為慢,但仍比雲南邊陲地為高。

在湘西,除了優美之自然風光外,仍有數之不盡之文化遺產讓遊人參觀,她之老司城遺址、裡耶古城遺址、不二門遺址、四方城遺址、裡耶戰國遺址等皆是千百年前土家族、苗族人民留下來之瑰寶,總的一句,湘西絕不是一塊蠻荒地,她遠在二、三千年前已孕育出商周文化、戰國荊楚文明。

土司城遺址展示了土家族人民遠在數百年前就創立了自己之王朝,王朝在鼎盛期管轄大片土地和數以百萬計人民,遺址留下之建築物訴盡了土家族人民統治湘西數百年輝煌史,讓外人知道湘西土家族和中原漢族曾是同步發展民族,只是後來由於漢民族生活於沿海族群較多,對外接觸頻繁,因而發展速度遠較居於深山大澤之土家族、苗族人民快,最後更把他們遠遠拋離,但不論最終結果如何,土司城遺址亦足以証明當年土家族人民如何和中原漢族人民、王朝聯系和後來發展方向。

裡耶古城遺址位於湘面龍山縣,裡耶始建于戰國時期的楚國,後被秦國攻佔,遺址後被人知是由於二十年前在裡耶出土了近四萬枚秦簡而聞名於世,這三萬四千四百枚秦簡盡顯裡耶當年曾為湘西之政治、經濟、軍事重鎮,是湖南境內唯一一處既傳承了秦漢文化,又融合了巴蜀文化、土家文化之古城。

不二門遺址就在永順縣國家森林公園內,遺址所留下之資料可朔到商周時代,亦即三千多年前古代事物。

總的一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絕不是蠻荒地,她不單有武陵源延綿伸展之自然景色,還有土司城遺址、四方城遺址、裡耶戰國遺址、裡耶大板遺址等,那些古遺址、建築皆是千百年前先民遺留下來之瑰寶,雖然今天之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比漢民族一些地區發展較為緩慢、落後,但她絕不是一塊蠻荒地,可以肯定的是在不久之將來,湘西將會和中國其他地區一樣走上繁榮昌盛之路。

憶湘西之一 —- 湘西美 

第一次認識湘西是一九九八年長江水災後,那時我還未退休,經濟還算可以,由於當年長江水災期間我每天都留意長江流域所發生事,亦在電視屏幕上看到那些民房、學校被洪水沖塌災情、看到無數災民、學生流離失所和失學情況,災情之慘烈令到自己內心甚感難過,因而想到盡點棉力捐資重建一所倒塌學校,幫助失學兒童,而剛巧我們公司人事部認識一位助學志願者,再經人事部介紹由該志願者推薦讓我捐資在湘西之桑植縣重建了我所捐資興建之第一所學校,亦由那時開始,我和桑植縣甚至整個湘西結下不解之緣,特別是花垣、保靖、桑植三縣留下我不少足印、結下不解之緣。

隨著認識湘西,我退休後亦隨該志願者走上助學道,並在上述三縣進進出出長達數年之久,直至二零零五年我專心搞籌款活動才離開那美麗湘西,離開那共事多年之當地志願者。

湘西地處武陵源山脈,由於地殼運動,原是汪洋大海之武陵源不斷變化、雕琢,變出今天武陵源之砂岩、峰林秀麗景區,讓武陵源擁有奇峰、怪石、幽谷、秀水、溶洞於一身,讓張家界景區聞名遐邇、聞名於世。

當我在湘西那段長達數年助學時間,我曾到過不少風景絕美之山山水水、河流溪澗、崇山峻嶺、休閑農舍、民居、民宿等地,但由於湘西地域廣闊,因而仍有不少名勝古蹟只聞其名而無暇參觀。

湘西,在那數年助學志願者期間,我雖付出了時間和金錢,但亦令我除了難以忘懷她之美景外,還有她之美食亦令我念念不忘,她之美食包括讓我嚐盡了土家族、苗族同胞所自製之薰肉、臘腸、野菜,新鮮野生磨菇、還吃了一些別處所無之野味,這些大山美食在我們這些生活在大城市之人皆是難得一見、難得一嚐之農家菜,湘西之農家美食讓我知道何謂全無污染之食物、亦使我知道何謂山珍、野味。

湘西,很多人到湘西只認識她之自然風光而忽略了她之人文底蘊,其實湘西所蘊藏之少數民族文化、戲曲、雕刻等藝術可算多采多姿,是我們值得欣賞、學習、挖掘之文化寶庫,只是由於歷史原因而被我們一般閑人所忽視,但是若你踏足湘西,你就會見到她之民居絕不遜色中國任何其他民居所建之藝術結構,他們民居之雕刻細緻在古建築群和古遺址皆表露無遺,是我們中華民族之瑰寶。

亦由於歷史原因,在中華大地上絕大多數平原和肥沃土地皆被漢族佔據,少數民族則走進崇山峻嶺、小河溪澗地,而湘西之土家族和苗族就是在這樣背景下聚居武陵源這塊貧瘠、資源缺乏但美麗之崇山峻嶺間,他們還是生生不息在這塊地生活了千百年,在缺少資源之土地留下數之不盡、說之不完文化、藝術遺產,例如她們引以為傲之老司城遺址、不二門遺址、里耶古城遺址、四方城遺址、里耶里戰國遺址、里耶大板遺址和它之古墓群等皆是千百年前為我們留下來之瑰寶,這些瑰寶讓我們知道土家族、苗族在遠古時代和二、三千年前戰國時代之荊楚文化發展過程,讓我們明瞭土家族、苗族歷史淵源,她是我們中華民族史上重要一環而非脫節。

在中國,不少少數民族沒有文字,土家族和苗族之歷史亦是由口頭傳說、詩歌等留傳下來,如果你到過貴州之西江苗寨,你就有機會聽到苗族老人唱出一首完整版之苗族歷史詩歌,而土家族亦如此,歷史是由口頭傳說、詩歌而留傳下來,雖無文字但仍不失他們之過去輝煌、滄桑、苦難歷程,因此若人們到了湘西,除了欣賞她之自然風光,還要看看他們之古遺蹟,了解湘西之文化、藝術和對中華民族之貢献、影響。

緣結湘西

成立沁源慈善基金會初心是想幫助偏遠地區貧窮而好學之少數民族孩子在完成九年免費教育後再提升他們所需,亦因此當沁源慈善基金會於二零一七年冬成立時即走向中國邊陲地之滄源和西盟兩個佤族自治縣,創辦邊陲地區從來沒有之希望班、幫助家境困難之佤族和其他少數民族孩子升讀高級中學升讀大學,繼而創辦邊陲地區從未有、更未聽聞之智能教育,而事實亦証明在過去之六年,雖經三年新冠肺炎疫情撓亂,我們還是對滄源和西盟兩個佤族自治縣開辦了八班希望班,為四百佤族和其他少數民族孩子完成三年高級中學課程,再把他們送進高考試場,隨後再把那些考進一本和二本大學之孩子送進大學,讓他們完成大學夢,走進社會,做個有益於他們族群、社會、國家之人。

由於沁源慈善基金會在邊陲地區已立足六年,希望班、智能教育、資助大學生亦順利進行,今後照此模式繼續運行則可,但沁源人之初心是想盡其棉力幫助更多少數民族孩子提高智能、走進社會,因此擴展資助地區就提到我們沁源人之議事日程,而擴展就須找尋新資助區,找尋一個適合我們沁源人成立初心、宗旨之地。湘西、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就進入我們視野、考慮、選出。

湘西,早在沁源慈善基金會成立前之一九九八年就已有我們沁源人踏足於湘西之桑植、花垣、保靖三縣。到二零一八年、二零一九年,我們沁源人又組織了兩次步行走進花垣茶峒古鎮和土司府,看到沈從文所描述之邊城、看到茶峒古鎮之水鄉、碼頭、更看翠翠之雕像和沈從文所描述之事蹟,更看到土家族人統治湘西長達四百多年之土司府,隨後我們又捐贈了一大批寒衣給永順縣之列夕、澤家九年一貫制兩所學校之貧困學生,讓同學們過上一個溫暖冬天,只是由於過去三年疫情關係,我們才中斷湘西行程,而今疫情已過,重返湘西又提到我們沁源人之議事日程,因此對於我們沁源人來說,湘西並不陌生。

沁源人之宗旨是沒有經過實地考察、調查就決不輕言資助、特別是考慮長期資助地區,因此沁源慈善基金會董事會於二零二三年十一月十三日遺派楊繼祖和楊坤到湘西永順縣和張家界市永定區進行一次實地考察,考察該地是否值得投放資源去幫助那些土家族、苗族孩子。

澤家九年一貫制學校

永順縣隸屬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全縣土地面積廣達三千八百餘平方公里,早年人口統計己高達四十九萬餘,其中少數民族人口佔總人口百分之八十六,土家族又佔少數民族人口百分八十九亦即三十七萬餘,次為苗族,佔少數民族人口百分之十一亦近五萬,因此可以說永順縣是完全符合沁源慈善基金會以幫助少數民族為主之初心和宗旨。

澤家九年一貫制學校離縣城約二十公里,車道雖地處深山峽谷、彎道建延,但道跎還算良好,車行約二十分鐘即到縣城。

澤家九年一貫制學校現有學生一千一百餘人,其中初級中學學生三百五十人,餘為小學再加小量幼兒園學生,教學老師則高達一百一十名。

在和校方討論資助項目時,智能教育亦是重點討論範圍之一,因現今社會對自動化已越來越重視,例如在香港這個教育較為發達地區,小學、甚至幼兒園亦己在學習自動化玩具,但智能教育在中國仍未普及,不單在中國邊陲地區是新鮮事物,連地處內陸之湘西中學亦不知智能教育為何物,因此可以說智能教育對少數民族地區而言可算鮮為人知,亦因此當沁源代表和校方討論學校所需時校方希望沁源慈善基金會能對澤家九年一貫制學校幫上一把,把智能教育課程搞上去,對此我們沁源人亦樂意為地處湖南偏遠之湘西山區助把力,把這新鮮事物帶進澤家、帶進湘西,讓土家族、苗族孩子們和中國其他大城市孩子們一樣能有機會學習先進課程,把先進的智能教育距離拉近。

要把智能教育推進至偏遠、地處群山環抱之澤家九年一貫制學校,供應教材,完善電腦設施、師資培訓則完全不可少之項目,經過沁源慈善基金會董事會同意,我們將會盡快安排、供應學校所需,讓校方盡快、推行此新韻項目。

永順縣第二中學

永順縣第二中學座落於縣城中央,但由於整個縣城都是建於大山斜坡上,因此永順二中亦無可避免建於斜坡地。

由於學校土地面積不大,教學樓只能向上發展,因此永順二中之兩座教學樓皆為六層,一座是用作初級中學,另一座是高級中學。

永順二中現有學生二千八百餘,其中高級中學學生一千八百餘,初級中學之學生略少,而學校老師則共有二百五十餘,師生比例近十一比一,師資可算充裕。

在和校長、老師交流中得知在校之貧困、等待支援之學生則高達六百餘,其原因是永順縣地處湘西崇山峻嶺、生產資源貧乏地,人民生活較苦,因而貧困學生比例遠較其他地區多。

亦由於校內貧困孩子較多,因此校方希望沁源能幫助、支援那些貧困而能考上大學一本和二本之學生,讓那些孩子能圓他們之大學夢。

對於上述要求,此我們希望校方能提供更長細資料給我們,讓我們參考,若認可我們就在來年高考後進行家訪、對申請者作一次實地考察以確認能否資助,當然亦須看我們之資源分配能資助多少學生。

張家界合作橋鄉中心小學

沁源慈善基金會之代表於二零二三年十一月十四日下午應邀到訪張家界永定區合作橋鄉中心小學。

合作橋鄉中心小學地處張家界市永定區、慈利縣、武陵區三地交界,學校遠離繁盛市區,位於群山環抱中央,學校共有學生三百五十二名,包括下轄三所遠處深山老林小學,而那三所細小學校每所只有數名至十餘名學生,教師只有一或三、四名,真正是“老年”教學點。

在中心小學之三百餘學生中,留守兒童多達二百餘人,而少人照顧之留守兒童則有一百五十二名,亦由於此一百五十二名孩子少人照顧,因而必須住校並由老師照顧其起居飲食。

九年免費教育雖免收學費、書雜費但不包括學生膳食和住宿,因此那批住校留守兒童在理論上應繳交住宿和膳食費與學校,但可惜由於某種特殊原因,可能父母雖在外工作但無固定收入、又或無家可歸兒童,因此不少孩子家長或無直屬家長長期沒繳交住宿、膳食費,造成校方不勝負荷,因此校方請求沁源慈善基金會幫助那批全無依靠之留守兒童,讓孩子們安心住校、讓校方老師們更好照顧那批可憐孩子。

對於校方上述要求,我們沁源人聽到亦培感難過,因而請求校方列舉清單,詳細把那批沒有繳交膳食、住宿費兒童之資料交給沁源慈善基金會考慮是否能給予適當資助,再造訪該批兒童家以便作出如何資助,為那批可憐孩子減少痛苦、為學校減輕不必要負擔。

雖然沁源代表造訪了澤家九年一貫制學校,亦造訪了永順縣第二中學,同時亦訪問了合作橋鄉中心小學,但如何資助和能否資助則要沁源慈善基金會再派員作一次實地考察才能最後決定和如何實施。

湘西,二十多年後仍有如此眾多問題仍未解決,由此可知助學是一件永不停息之工作。

絕美湘西

提起湘西可能有很多人不知道湘西是在何處,但若提起劉曉慶所演之芙蓉鎮、沈從文所寫之邊城、旅遊熱點鳳凰古鎮和聞名遐邇之張家界則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而湘西就是那些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之絕美地。

湘西,她之全名是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她所轄之地共一萬五千四百七十平方公里,人口二百六十餘萬,州首府為吉首市,下轄瀘溪、鳳凰、古丈、花垣、保靖、永順、龍山七縣。

除了上述一市七縣,在廣義來說桑植縣和張家界亦原屬湘西,只是後來張家界改為地級市才把張家界和桑植劃出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才由原八縣二市之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縮小為現今之—-七縣一市和二百六十餘萬人。

由於湘西地處武陵源山脈,她之美絕不限於張家界、鳳凰古城等早被開發之旅遊點,她還有數之不清溶洞,例如九天玄女洞、號稱亞洲最大之黃龍洞,洞穴不單宏大,還有流溪,要在黃龍洞走一遭包括乘船非三小時不能完成,湘西還有數不清峽谷、清泉、瀑布,同時亦有大量自然及人文景觀、遠古遺跡。

在過去之千百年,土家族和苗族人民在湘西建了不少古村寨、古建築群,雖然有些古村寨、古建築群現今已變成旅遊區,例如王村就變成芙蓉鎮,鳳凰古鎮亦今非昔比,張家界變成旅遊熱點,但仍有不少古村寨、古建築群未被人知、未被開發,至今仍保留原貌而無改容,她們就是沈從文所寫之邊城—-茶峒古鎮、河邊之獨腳樓、王村附近之酉水晝廊等就千百年都不變。亦有封建皇朝遺留下來之土家族統治整個湘西長達四百多年土司府,只是由於那些美麗古村寨、古建築群遠離交通要道、探訪困難,因而未被開發、未被人知,倘若有朝一日交通改善,人們容易來到花垣、來到永順、保靖、土司府等自然景區、村寨和古蹟等地,遊人將會看到沈從文所述說之邊城地—-花垣茶峒古鎮、看到翠翠之雕像、亦毛無疑問會看到河邊獨腳樓、土司府等地,遊人將禁會被那些獨特古村寨、獨腳樓、古建築群、古土家族、苗族文化所吸引、迷倒。

我不知有多少人看過沈從文所寫之邊城,但書內描述之古老樓房、女孩背靠樓內美人椅觀看河邊船來船往之細膩景象,再遐想到河邊船家如何呼喚船隻靠岸、搬運工人大聲呼叫、兄弟如何同時愛上翠翠等形象所吸引、讓遊人回到百年前茶峒鎮之古老現象,亦是旅遊人士之一樂。

湘西,她之美是別地所無,她之美是因民族特色而存在,是別具風情、文化之土家族、苗族傳統,其人文風貌是其他地方所無,特別是在文化、藝術方面亦是別的地方不能代替,游人到了湘西就領會到當年沈從文為何如此細膩描述湘西之美是絕不誇張、絕不虛談之文章。

湘西除了自然風光、古建築群、傳統藝術為詩人墨客所描繪外,她還有不少獨特土家族、苗族文化值得遊人鑒賞,例如她之祭祀、婚喪禮儀、赶屍,巫儺文化等亦是別處難以找到,只能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才能看到、領會到她們之獨特處。

湘西,你去過未?若你仍未到過湘西,你不妨抽一星期到湘西一遊,你可不到張家界、不到鳳凰古城、亦不到芙蓉鎮參觀那些旅遊熱點,你只到花垣見見沈從文所寫之邊城,見見那土家族統治湘西長達四百多年之土司府,走進獨腳樓村寨領會土家族、苗族人如何能在河邊渡過他們千百年之漫長歲月,當你到了湘西、走完一遍湘西你就會感到不枉此行。